媒体中心
2025年光伏行业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
来源:米乐体育    发布时间:2025-09-04 07:03:38

  2025年上半年,中国光伏行业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发展形态趋势——制造端面临产能增速放缓、价格探底的压力,企业经营承压明显,而国内应用端却逆势突围,新增装机量创下历史上最新的记录,成为支撑行业前行的关键力量。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近期发布的行业回顾与展望报告,详细勾勒出这一时期行业的运行轨迹,并为下半年及未来趋势提供了清晰指引。

  从制造环节来看,2025年上半年各环节产量增速显著放缓,部分上游环节甚至陷入负增长。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上半年多晶硅产量为59.6万吨,同比大幅度地下跌43.8%,硅片产量316.0GW,同比下降21.4%,两大上游环节的收缩成为制造端的主要拖累。相比之下,下游的电池片和组件虽保持正增长,但增速均未超过15%,其中电池片产量334.0GW,同比增长7.7%,组件产量310.0GW,同比增长14.4%,整体呈现“上游承压、下游微增”的格局。价格这一块,行业更是经历了深度调整,各环节主流型号平均价格较2020年以来的最高价跌幅惊人,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分别降低88.3%、89.6%、80.8%和66.4%,截至7月初,所有环节价格均已跌破历史最低水平,行业盈利空间被大幅压缩。

  出口市场的表现同样喜忧参半。2025年1-6月,光伏产品出口额延续去年下滑趋势,同比下降26%,这是出口额连续两年出现同比下降。不过细分产品呈现分化态势:硅片和组件出口量分别同比下降7.5%和2.82%,而电池片出口量却实现74.4%的大幅度增长,出口额同比上涨33.06%。这一反差的背后,是海外组件产能的快速扩张——全球多地加快本土组件制造布局,带动了对电池片的需求激增,进而推动国内电池片出口逆势上扬。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新兴市场正在成为组件出口的新亮点,上半年组件出口额实现同比增长的国家和地区多达115个,其中51个国家增速超过100%,远超2024年的33个;菲律宾、阿尔及利亚、哥伦比亚等遍布亚洲、非洲、美洲的新兴市场,有效对冲了传统大市场的需求放缓。与之相对,欧洲、中东、南美洲等传统市场组件出口量同比分别下降12.3%、14.9%和16.8%,全球需求的区域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与制造端和出口端的压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应用端在上半年交出了亮眼答卷。2025年1-6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量达到212.21GW,同比激增107%,不仅创下同期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单月最高装机量更达92.92GW,同比增幅388%。更具里程碑意义的是,截至上半年末,我国光伏累计装机量突破1000GW,正式迈入“太瓦时代”。从装机支撑力来看,风光大基地项目推进顺利,新疆、甘肃、青海等已实现全电量参与市场交易的省份,受政策波动影响较小,装机需求保持稳定,为行业提供了坚实的内需基础。

  不过,行业整体经营压力仍不容忽视。2025年一季度,仅31家A股上市光伏主产业链企业便整体净亏损125.8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274.3%,全产业链各环节均陷入大面积亏损,亏损规模创下近年新高。市场整合速度也随之加快,自2024年以来,已有超40家光伏企业公告退市、破产或兼并重组,部分企业因经营不善、资金链断裂等问题退出市场,行业出清持续推进。

  尽管上半年挑战重重,但光伏行业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未改变。从全球视角来看,光伏在能源转型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7年太阳能光伏将占全球电力需求量开始上涨的约一半,2025年至2027年期间,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将满足全球95%的电力需求量开始上涨。在此背景下,202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测已上调至570-630GW,较此前的531-583GW进一步提升。不过全球市场增速可能放缓,巴西、美国、德国等传统海外市场上半年新增装机量下滑,而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虽需求量开始上涨迅速,但因规模较小,对整体增长的支撑作用有限。

  海外市场的本土化浪潮也在加剧国际竞争。美国加快本土光伏供应链建设,组件已落地产能可满足本土需求,电池片产能处于爬坡阶段,首批硅锭和硅片产能预计2025年底前落地;印度全力打造本土制造体系,组件名义产能超100GW,电池片年产能约25GW;欧洲虽设定2030年30GW本土制造目标,但目前组件产能仍未达标,仅逆变器环节具备优势。此外,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光伏产能以中资企业为主,分布在阿曼、埃及、沙特等国,规划建设各环节均达20GW以上规模的完备产业链,成为全世界产能布局的新热点。

  国内层面,“稳预期、拓场景”的政策组合正在为行业注入动力。在稳预期方面,截至7月初,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细则,8地已正式对外发布,9地正在征求意见,各地通过明确工商业项目自发自用比例、上网交易规则等,为分布式光伏发展提供清晰指引;同时2025年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政策出台,对钢铁、多晶硅、水泥等重点用能行业新增绿电消费比例要求,其中新建数据中心需达80%,电解铝、钢铁等行业需达25.2%-70%,进一步挖掘绿电消费潜力。

  在拓场景方面,“绿电直连”政策突破传统配电业务限制,推动新能源就近消纳,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利好高耗能行业、数据中心等绿电需求集中场景;《三北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光伏治沙规划(2025-2030年)》明确到2030年新增光伏装机2.53亿千瓦,为“沙戈荒”开发绘制蓝图。此外,光伏与储能、制氢、零碳园区、绿色算力的“多元融合”成为新趋势,有关政策推动“光伏+储能”在公共基础设施应用、规模化制氢项目建设、零碳园区试点及绿色数据中心发展,行业正从“单一发电”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价值空间进一步拓展。

  针对上半年行业出现的“内卷式”竞争,多项政策明确综合整治方向,从强化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到破除市场分割、畅通落后产能退出渠道,再到带领企业提升产品的质量,一系列举措推动行业从“低价无序竞争”向“高水平发展”转型。随着政策效果逐步显现,行业竞争秩序有望改善,优质企业竞争力将进一步凸显。

  总体而言,2025年上半年中国光伏行业在挑战中展现出较强韧性,应用端的爆发提供了短期支撑,而全球能源转型趋势、国内政策发力及行业结构优化,将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尽管短期内仍面临海外需求放缓、竞争加剧等压力,但随着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行业有望逐步走出调整期,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上一篇:带你了解三大边缘计算概念龙头股企业(202592)

下一篇:国金证券:25H1光伏行业量增利减 抢装带动下需求维持高景气

  米乐体育 版权所有©2005-2022    
  备案号:赣ICP备20008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