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A股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分化,新能源板块内部亦呈现明显分化特征。$科创新能源ETF(SH588830)$凭借对光伏产业链底部的精准布局及对储能增量逻辑的深度挖掘,成为当前市场环境下极具进攻性的投资工具。不同于传统新能源指数基金的宽泛配置,该ETF聚焦于光伏产业链中具备技术壁垒与第二增长曲线的核心标的,同时深度覆盖储能系统、锂电材料等美国缺电受益链条,形成“光伏+储能”的跨环节配置策略。

光伏行业反转逻辑已进入实质性验证阶段。反内卷政策推进与报表拐点构成行业反转的核心支柱。11家多晶硅企业于10月31日在上海召开会议,就产能整合方案达成共识,实控人级别领导参会确保执行力度,联合体年内完成的目标进一步强化反转预期。行业自2023Q4进入全行业亏损利润阶段,2024Q2已出现亏损现金流现象,自然出清接近临界点。2026H2行业反转无需依赖政策刺激就可以实现,这一时间节点与科创新能源ETF的重仓周期形成高度契合。从持仓结构看,该ETF对硅料环节的配置直接对应反内卷政策发起点,而电池组件环节的布局则直接受益于涨价预期差与储能第二曲线增量。
储能业务爆发为光伏企业注入新动能,科创新能源ETF实现价值重估。储能系统与光伏组件客户高度重叠的特性,使光伏企业切入储能赛道具备天然资源优势。阿特斯Q2末储能在手订单高达30亿美元,明年储能利润贡献占比预计过半;天合储能Q2开始盈利,明年出货预期近翻倍;晶科今年储能发货预计6GWh,明年亦预计高增。这一些数据印证储能业务对光伏企业盈利的显著增厚效应。科创新能源ETF通过配置这类具备储能第二成长曲线的标的,既享受光伏主业反转收益,又捕获储能业务高增红利,形成复合收益模型。

持仓低配创造超额空间,科创新能源ETF具备估值抬升潜力。当前光伏板块(不含逆变器)2025Q3末持仓仅0.74%,低配0.24个百分点。若修复至标配水平,理论涨幅达32%;若考虑合理盈利区间,向上空间更达50%-100%。科创新能源ETF凭借其聚焦核心标的策略,在估值抬升阶段将率先受益。

横向对比同种类型的产品,科创新能源ETF的配置策略更具进攻性。创业板新能源ETF鹏华(159261)虽覆盖新能源全产业链,但缺乏对光伏底部反转的精准捕捉;光伏ETF基金(159863)则过度集中于单一环节,难以分享储能增量收益。科创新能源ETF通过跨环节配置,既规避单一环节风险,又实现收益来源多元化。
当前美国缺电受益链条中,储能系统、锂电材料、AIDC等方向与科创新能源ETF的重仓标的形成共振。在反内卷政策推进、行业报表拐点、储能增量爆发、持仓低配修复四重逻辑支撑下,该ETF为投资者提供了参与新能源产业底部反转的稀缺机会。在A股市场波动加剧的环境中,这种基于基本面反转的确定性投资工具,将成为抵御市场风险、获取超额收益的重要选择。科创新能源ETF(588830)以其独特的配置策略与精准的行业洞察,成为当前市场环境下不可忽视的投资标的。
科创新能源板块相关个股: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阿特斯、大全能源天奈科技容百科技中信博孚能科技厦钨新能三一重能。
风险提示:本材料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及合法获得的相关内外部报告资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对任何一个产品未来收益的任何保证,不代表对任何一个产品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投资回报及经营业绩等的任何承诺和预期。未来的投资可能会因外部经济情况变化(如利率、市场趋势和不同投资组合中的不同商业环境和使用不相同的投资策略)不同而产生较大的差别。投资者不应以该材料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信息做出决策。请读者仅作参考,自己检查相关联的内容,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自己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