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工业硅“市事无常”!
来源:米乐体育    发布时间:2025-03-30 16:43:04

  工业硅是纯度比较高的硅,虽是非金属但外表闪耀着亮丽的金属光泽,故又称金属硅,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大范围的应用于冶金、化工、电子等行业。

  现今,工业硅已成为硅基新材料产业链的主要上游产品,是很多国民经济重要部门的核心原料。随着近年来绿色能源改革,光伏产业大力推行,我国的工业硅产能也表现为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特点。

  合盛硅业主要是做工业硅、有机硅及多晶硅等硅基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生产顶级规模的企业之一。截至2024年6月末,合盛硅业工业硅年产能超过122万吨,2024年12月27日,合盛硅业昭通水电硅循环经济项目40万吨工业硅正式点火投产;有机硅单体产能约50万吨。具有资源自给率高,成本控制能力强的特点。

  以光伏和农业为主,工业硅业务是其光伏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工业硅年产能约30万吨,多晶硅产能也在迅速增加。具有产业链完整,市场竞争力强的特点。

  以有机硅和农药为主,工业硅业务是其有机硅产业链的重要部分。工业硅年产能约10万吨,有机硅单体产能约30万吨。具有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研发技术能力强的特点。

  兴发集团的工业硅产能规模较大,年产能达到20万吨以上,主要供应下游有机硅和多晶硅产业。2024年12月30日,兴发集团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其全资孙公司内蒙古兴发科技有限公司将投资14.95亿元,建设10万吨/年工业硅项目。随着光伏和新能源行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工业硅需求持续增长,兴发集团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扩大产能,逐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专注于高纯多晶硅和工业硅的生产,产品大多数都用在光伏与半导体行业。工业硅年产能约10万吨,多晶硅产能持续扩张。具有技术领先,产品质量高,客户覆盖全球等特点。

  2024年,尽管工业硅价格一路下行,但工业硅的产能产量仍然是维持较高速的增长。产能分布方面,由于西北地区供电稳定、光伏产业集聚,叠加工业硅交割标准修改,产能始终呈现西北地区上升、西南地区下降的趋势。

  目前工业硅的下游需求主要是有机硅占17.83%,铝合金占比30.60%,多晶硅47.33%,且占比有望持续缓增。2024年工业硅的消费量约计达到489.2万吨,同比增长11.5%。相较2023年的438.7万吨增速有所放缓,消费增量为50.5万吨,该增量大多数来源于两部分:多晶硅和出口端。

  工业硅当前正处于产能去化阶段,但仍有大量新增产能未投放且产能具备价格弹性,一旦价格有所回升,则可能会引起一定规模的复产和新增投产。具体而言,多晶硅产能2024年继续增加,当前产能为292.8万吨,全年新增产能预估达到94.5万吨,但由于多晶硅价格的低迷及光伏产业链的过剩,实际投产情况无法完全确定,部分新增投产项目存在延期,2024年多晶硅产能或将突破300万吨。

  有机硅方面,约计2024年产量达到222.8万吨。有机硅产量增速回升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机硅当前仍在扩产之中,2024年有机硅新增产能达到62.5万吨。

  另有观点指出,未来有机硅的消费增量主要是在印度和非洲等人口基数大,平均消费低的地区和国家。如果按照人口基数和GDP计算,2030年全球硅氧烷的消费量较2023年翻一番,达到500万吨。

  铝合金方面,未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仍会保持快速地增长,预计到2030年,全球乘用车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8000万台,其中国内汽车产量超过3500万辆,出口1000万辆,全球新能源渗透率将达50%左右,国内渗透率超过60%。由此,铝合金领域对于工业硅的需求量也有望突破100万吨。

  出口方面,2024年出口量约74.6万吨,扭转前两年的下滑局面。由于中国工业硅相对更具价格上的优势及海外需求的回升,预计2025年出口继续增加。其中,亚洲地区仍然是工业硅出口的主要方向,日本、韩国为主要出口国。此外,印度出口也有不小的增量。

  综上,2025年工业硅供需格局或将得到一定的改善,但随着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往复,库存可能更多呈现螺旋式的缓慢去化,达到真正的供需平衡仍需时间。

  物产中大期货、合盛硅业、通威股份、新安股份、兴发集团、大全能源等企业官网及年报等

  ① 凡本网标注明确来源:中国粉体网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明确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标注明确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犯权利的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别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卤化物固态电解质与干法电极工艺:全固态电池的破局之道——访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赵昌泰教授

  一家高纯石英砂企业的“制胜之道”——专访南城县福鸿高纯硅材料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彭志威

  芯动未来 光启新程!2025第三届集成电路及光伏用高纯石英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成功召开

  【展商推荐】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邀您出席2025高端研磨抛光材料技术大会

  芯动未来 光启新程!2025第三届集成电路及光伏用高纯石英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成功召开

  联瑞新材:2024年营收9.60亿元!突破氮化物球化、氮化铝防水解技术

  DAY1:电池人齐聚蚌埠!2025全固态电池技术交流大会暨第一届干法电极技术研讨会隆重召开

  中国“密码”:5 大硬核材料重塑全球线全固态电池技术交流大会暨第一届干法电极技术研讨会在安徽蚌埠隆重开幕

上一篇:光伏行业强化自律求突破 工业硅、多晶硅能否触底

下一篇:内蒙古大全半导体:创新专利助力电子级多晶硅产业腾飞

  米乐体育 版权所有©2005-2022    
  备案号:赣ICP备20008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