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中心
2024年光伏电池出货排名再洗牌 前五家厂商合计出货下降一成
来源:米乐体育    发布时间:2025-04-27 17:59:54

  供应商的全球总出货量落在162.8GW,相比2023年下滑约10.7%,正式结束了过去数年快速地增长的趋势。

  在前五名部分,通威股份依然稳居榜首。尽管其组件业务持续拓展,但凭借强劲的海内外渠道优势,下半年实现逆势增长。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虽然2024年上半年排名有所波动,通威股份全年依旧稳坐第一。

  排名第二的是中润光能,作为老牌电池厂,在市场转向N型技术发展之时,不仅顺应趋势推出主流产品外,亦持续供应PERC产品,精准覆盖细分市场与主流需求。同时海外老挝生产据点选址证明为当前最佳输美途径之一。

  上市公司钧达股份旗下的捷泰科技位居第三。InfoLink认为,凭借果断且迅速的布局,捷泰科技在TOPCon市场占据领头羊,在海外市场对TOPCon电池需求激增下,成为海外客户的首选品牌之一。2024年,公司N型电池出货占比逼近九成,展现强劲成长力。同时,母公司钧达股份前瞻布局阿曼5GW电池项目,除满足内需外,亦有望辐射周边市场。

  第四名由英发睿能拿下,经营策略稳健,步步为营,成功抓住电池技术迭代的机遇。其宜宾基地高效TOPCon电池项目实现大规模放量,推动公司出货量跃升至全球第四,N型出货量达到全球前三。此外,2024年与隆基绿能展开BC技术的战略合作,未来有望成为市面上第一家外销BC电池片的专业电池厂,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指日可待。

  爱旭股份位居第五,近年来积极拓展组件版图,业务重心逐步向组件端倾斜。InfoLink指出,虽专注于BC技术路线,但由于BC电池主要使用在于自家组件产品,未能反映在对外电池出货数据上。与其他厂商不同,爱旭股份在2024年并未全力转向TOPCon,仍将PERC产品作为出货重心,成为少数P型出货占比超过85%的企业。

  数据显示,上述五家企业中,PERC电池片累计出货约53.5GW,而TOPCon电池片则加速赶超,累计出货达109.3GW,占总出货量的67%。

  从尺寸来看,尽管矩形硅片近两年已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趋势,然而根据InfoLink出货统计,2024年前五电池片企业的总出货量仍以正方片为主。前五企业的正方片电池片总出货量达92.1GW,占比约57%;而矩形尺寸电池片的出货量为70.7GW,市场占比约43%,尚未超过半数。

  具体来看,正方片电池中,166mm及以下尺寸前五出货较少,不足1GW;182~182.2mm尺寸前五出货约63.4GW,占总出货量约39%;210mm尺寸前五出货约28.2GW,占总出货量约17%。

  矩形尺寸电池中,183.75mm尺寸前五出货约49.7GW,占总出货量约31%;182~182.2*210mm尺寸前五出货约20.4GW,占总出货量约13%;210mm尺寸前五出货尚少,不足1GW。

  InfoLink多个方面数据显示,矩形尺寸在2024年的市占率仍因N型电池的导入而明显提升,在前五名N型电池总出货中占比突破60%。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市场行情低迷、终端接受度仍尚未明朗,G12R大尺寸系列的推进速度放缓,微矩形长边183.75mm成为2024年TOPCon电池的主流规格,占前五TOPCon电池总出货量的44%,而G12R尺寸则占比约19%。相较之下,PERC电池受升级性价比及海外市场需求影响,2024年仍以182~182.2mm与210mm正方片为主。

  当然,最受关注的还是价格表现。2024年,光伏电池产业在供应过剩的阴影下艰难前行。高效电池产能的高速扩张进一步加剧供需失衡,价格战持续升级。TOPCon电池片价格从2024年初的0.47元/W一路下探至年末的0.28元/W,跌幅高达40%。在成本压力与上下游价格挤压下,电池企业无不在盈亏边缘挣扎,即便是技术领先者,也难以独善其身,行业深陷寒冬之中。

  不过,到了2024年底,市场行情报价触底的迹象逐渐显现,为长期承压的公司能够带来一丝曙光。随着光伏行业的自律机制逐步成形,在协会的牵头下,企业间的产能自律机制开始建立,各环节的生产配额限制陆续出台,对新增产能也形成约束。未来,供应过剩的局面有望迎来转机,市场供需失衡的状况亦开始朝向修复方向发展。

  InfoLink判断,市场回暖尚需时间,行业竞争却不曾停歇。在这场技术与成本的双重博弈中,唯有精准应对挑战、提升竞争门槛,方能在变局之中站稳脚步。寒冬过后,黎明将至,真正能穿越周期的企业,终将迎来新一轮的成长机遇。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上一篇:今天最新多晶硅期货价格行情查询(2025年3月14日)

下一篇:出货量 -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

  米乐体育 版权所有©2005-2022    
  备案号:赣ICP备20008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