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关税方针杂乱无章,不仅把美国海关部分的系统搞宕机了,连白宫的交易官员都被搞模糊了。
这种变来变去的关税方针,害惨了美国企业,也对其他几个国家企业的布局产生了深刻影响。
我国光伏企业也深受其害,尤其是早些年布局东南亚的企业,这几天不断在撤资与否之间犹疑徜徉。
4月2日,特朗普向全球宣告“对等关税”方针那天,就有不少我国光伏公司开端飞往东南亚国家,方案另谋出路。
但没几天,又传来音讯,说暂停对这些国家的关税加征。这让光伏企业看到了一丝期望。
许多光伏界人士不由提问,这一次,我国光伏工业能翻过这个坎吗?未来的出路又在哪里?
我国光伏产品面对的交易壁垒多了,反倾销、反补助、201查询、301查询……光伏工业是在身经百战中生长强大的。
30年来,我国光伏享受过全球化的盈余,也曾被交易壁垒所“反噬”;具有过规划化的本钱优势,也因产能扩张过快堕入价格战的“泥潭”;享受过方针补助的“呵护”,也因电价商场化掀起“抢装潮”。
更要害的是,我国光伏企业的竞争力,不是靠别国的赏赐,而是来自内生的技能创新和迭代。
30年来,光伏技能几经更迭,薄膜与晶硅之争,多晶与单晶之争,从P型到N型,从PERC到HJT、TopCon、BC,技能的革新见证着企业的兴衰起落和“榜首”的替换改换。
穿越前史迷雾,剖析我国光伏30年的三次技能挑选,做到技能抢先,技能降本,就不怕关税冲击,以技能包围关税围歼,才是光伏工业的未来出路。
大体来说,光伏技能最重要的包含晶硅、薄膜两类。晶硅的转化率高且安稳、资料来历广泛,薄膜绿色环保、柔性轻量,与修建场景是绝配(BIPV)。
2009年开端,尽管晶硅技能仍是职业干流,汉能却别出心裁,进军小众的薄膜范畴。2012年后的三年间,汉能接连并购了四家全球抢先的薄膜太阳能企业:德国的Solibro、美国的MiaSol、Global Solar Energy和Alta Devices,把握了铜铟镓硒、砷化镓、硅锗等7条要害产品技能道路日发布的“胡润全球富豪榜”上,汉能创始人李河君以1600亿元的财富,超越王健林和马云,成为我国内地首富。
眼看他起楼房,眼看他宴来宾,眼看他楼塌了。2015年后,汉能接连遭受做空危机、职工维权、财政恶化,5月20日开端停牌,
近年来,薄膜技能的分支——钙钛矿异军突起,以其高功率、低本钱、高环保、易制备的特性成为光伏电池范畴的“宠儿”。
但晶硅电池理论功率极限为29.4%,现在正挨近“天花板”,而钙钛矿电池理论转化功率可达33%。更重要的是,钙钛矿电池与晶硅电池结合构成的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理论功率可达43%。
在晶硅与薄膜技能之争中,晶硅一向占主导。晶硅又分单晶硅、多晶硅两条道路。
2004年后,跟着《京都议定书》的收效和欧洲多国光伏补助方针的推出,全球光伏工业迎来大迸发。其时,我国的光伏工业遭受质料、设备、商场“三头在外”的难题。
为了破解硅料“卡脖子”困境,2006年,协鑫集团创始人朱共山从电力切至硅料赛道,猛砸70亿元,在徐州成立了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开展有限公司,并建成国内最大的年产1500吨多晶硅生产线年,协鑫集团向硅片范畴延伸,2011年多晶硅片产能已达6.5GW,坐上全球头把交椅,正式成为“国际硅王”。
其时,网上还流传着隆基的“4K电视理论”:太阳能电池功率越高,对根底资料的要求越高,就像做4K电视相同,显示屏不行先进是做不出来的。
十年守得云开见月明。2015年,国家推出光伏发电“领跑者方案”,以降本增效为中心方针。2016年,在金刚线切片工艺引领下,单晶硅片本钱急速下降,初次低于多晶硅,触发技能代替。2019年,单晶硅片商场占有率初次超越多晶(BSF技能),到达65%,2020年,单晶硅片占比达90.2%,2023年超99%,2024年挨近100%。
单晶硅包含P型、N型两类。跟着P型电池挨近功率极限(24.5%),具有更高转化功率的N型电池迎来大开展,市占率从2022年的10%、2023年的24.7%猛涨至2024年的72.5%。
依据P型和N型硅片,别离构成了PERC电池片和HJT、TOPCon、BC电池片。
2022年以来,N型电池片快速“吞食”P型电池片的商场占有率,从2022年的9.1%、2023年的26.5%飙升至2024年的79.4%。
晶科动力在TOPCon范畴布局较早,2021年就推出了使用N型TOPCon技能的旗舰产品TigerNeo组件。2023年,晶科替代“三连冠”的隆基,登上全球光伏组件出货冠军宝座。2024年,晶科以92.9GW的出货量连任榜首。
与此同时,晶科活跃构筑TOPCon的技能护城河。2022年,晶科从LG集团购得700余项专利。2024年,晶科将部分专利转让给天合光能和晶澳科技,构成“TOPCon三巨子”。
从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从江苏、江西到日本、澳大利亚,晶科针对隆基建议6起诉讼,首要触及TOPCon技能。
与“TOPCon阵营”相对,隆基绿能、爱旭股份、TCL中环组成“BC阵营”。
2023年9月,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半年报成绩阐明会上指出,“未来5~6年,BC电池将会是晶硅电池的肯定干流,接下来隆基很多产品都是BC技能道路”。爱旭股份、TCL中环也曾提出过相似的观念。
隆基绿能押注BC,既是想重现当年豪赌单晶的光辉,也是“专利战”愈演愈烈的无可奈何之举。
巨额亏本更是让“BC阵营”落井下石。依据2024年成绩预告,隆基绿能亏本额达82亿元至88亿元,TCL中环亏本82亿元至89亿元,爱旭股份亏本47.5亿元~58.5亿元,比较“TOPCon阵营”的晶科(盈余0.8亿元~1.2亿元)、天合光能(亏本32亿元~38亿元)、晶澳科技(亏本45亿元~52亿元),日子无疑更伤心。
产品同质化引发了剧烈的价格战,盈余空间被大幅紧缩。此外,BC技能尽管当时本钱比较高,但有着较大的降本空间,且功率极限高、漂亮度高、兼容性强(能够与TOPCon、HJT相结合,构成TBC和HBC电池),具有巨大的开展潜力。
回忆我国光伏30年的开展前史,从质料、设备、商场“三头在外”到全球产能尖端规划、工业系统最健全、产品转化功率最高的“三最抢先”,锲而不舍的技能创新功不可没。
光伏技能赛道的每一次切换,对公司而言,都命运攸关。尽管现在言输赢还为时过早,但每一次技能迭代,都让我国光伏企业再攀一次顶峰。“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忆,离天三尺三”。短时间的关税战,在技能创新这座“珠峰”面前,都是小山丘。
[2] 榜首财经. 从“价格战”到“专利战”,光伏巨子团体堕入专利围歼,谁是赢家?2025-03-15.